童年的诗——现代诗教学

一.课题∶

童年的诗——现代诗教学

二.任课老师∶

戴泽涛

三.课型∶

语文

四.授课时间∶

1课时

五.教学目标∶

(1)知识与技能∶

从意象、情感、手法韵脚三个角度学会欣赏和创作诗歌,在写作实践中锤炼生动的语言。

(2)过程与方法∶

赏析现代诗名作佳篇,学习现代诗歌的写作方法,根据现实情境创作诗歌。

(3)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∶

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,根据自己的情感和现实生活需要创造具有意境和情感美的诗歌,让诗歌成为孩子们成为童年最宝贵的财富。

六.教学重点∶

赏析现代文诗歌,理解诗歌创作意义,掌握诗歌创作方法,培养学生纯正高尚的审美趣味,传承优秀的中华诗歌传统

七.教学难点 ∶

  1. 景与情——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
  2. 景物的描写方法——写出艺术感真实感
  3. 诗歌的润色——修辞手法和节奏韵律

八.课前准备∶

课件、诗文材料纸质版、粉笔(用于黑板板书)。

十.教学方法∶

欣赏学习、讨论探讨、点拨、实践。

十一∶教学过程∶

(1) 导入新课∶

视频引入(诗歌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——《童年的诗》)、交流看完后的感想(举手回答)。

海上的光若隐若现

却依然明亮

就像成长

总会找到前进的方向

(2) 欣赏现代文诗歌∶

范作1∶《沁园春·长沙》

历史背景的引入(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情感),穿插与小朋友的互动(生词的解决,朗读理解其中的音乐美)。

i. 学习诗中出现的意象“万山 层林 漫江 百舸 雄鹰 游鱼 万物”以及其中雄伟壮阔的情感(板书)。

ii. 学动词,“看 染 碧”,理解其中的景物描写手法,动静结合、色彩鲜明、远近相间、俯仰结合、虚实结合(板书)。

(3) 给诗歌润色:

i. 诗--简单的说,就是分行排列(可以依句分行,也可以依内容分行),抒发情感,或表达道理的一种艺术形式。

​ i.心象(情)+物象(美)=诗(板书)

ii. 诗歌的节奏、押韵和音乐美 :

如朱陵《生日》:
沉沉的生日
一个叠着一个
压着人下降
到土里去
越来越矮

这首诗的节奏,令人感觉到人体在萎缩,写出了中年后生日的感受

(4) 活动作业:某个不经意间的瞬间,总牵动起某些情感,或是追梦路上的豪情壮志,或是对于人生的别样体悟,又或是潜藏于心中的缠绵悱恻的小心情。请你根据自己的心情,选择适合的意象,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和生活实际,写一首小诗。

(4)要求:1、可以古体诗,也可以现代诗。

(4)2、四行以上。

(4)3、随心而做

十二.板书设计

1. 情——景

豪情壮志——“千山流水”之景

悲欢离合——“小桥流水”之景

“千山万水”之景—-高山、高峰、平原、天空、宇宙、大漠、雄鹰、骏马、东风、朝阳、烈日、江河、大海、参天大树

“小桥流水”之景—-溪流、花花草草(莲花、桃花、梧桐、杨柳)、杜鹃、黄鹂、夕阳、星星、月亮,微风细雨、落叶、秋风

2.景物的描写方法

动静结合

色彩鲜明

远近相间

俯仰结合

虚实结合

3.诗歌的润色

手法: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、通感,视、听、嗅、味、触等五种感觉互相沟通。

节奏韵律:注意语言的节奏感(根据词或词组、根据意思、综合词、词组和意思、朗读等划分)。

4. 顺口溜

写好新诗非难事

抓住意象表情意

大胆想象巧修辞

押韵更能添韵律

十三.讨论与交流

  1. 分组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,沟通交流诗歌的创作,互相学习,互相启发。
  2. 让小朋友积极问老师问题,回馈课上的不足和较难理解的知识点。

十四.总结

通过诗歌的鉴赏与学习,同学们能够提高审美趣味,学会音乐律动的美,积累优美词句。学会创作诗歌,可以更好地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,记录童年纯真的情感,写下人生最宝贵的财富。

十五.教学反思

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、诗歌能够直接地、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,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,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,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、延续、收结的流程,平常,可以多阅读,多品味,多尝试创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