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愿服务的功利性

问题

志愿服务激励是否是功利的表现?

功利主义是什么?

如果一个人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形式的回报,比如物质奖励、社会认可或者个人满足感,那么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具有功利主义色彩。

正方向的功利性

然而,人是有复杂性的,不能将所有志愿服务动机全归结为功利主义。许多人参与志愿服务是基于非功利的动机,如同情心、利他主义、道德责任感或对社会正义的承诺。

绝大部分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是带有一定功利性的,但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,在最终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之后,原本夹杂的道德责任感往往会壮大成长,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。

就比如说我寒假参与的百千万工程下乡调研,起初我的目的也带着一定的功利性,像丰富履历,促进个人成长,其中还有这一定促进家乡发展进步的想法。在调研过程中,我深刻感受到家乡的一些具体数据,对家乡产生了一定的认同感,也促进了我发展家乡的理想与信念

志愿服务激励不是功利的表现

总的来说,即使某些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包含了功利成分,这并不一定贬低其行为的价值。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,无论参与者的动机如何,他们的行为都可能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。都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。

写在最后的话

志愿服务说到底是一个道德水平的问题,人们的道德水平没有达到完美的高度,并不可能没有丝毫的功利性,但是只要我们利用好这个正方向的功利性,总能不断臻于至善自我,促进社会发展。而且往大的方面来说,我国的共产主义目标同样是一个道德水平发展的问题,既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提高一定原有的道德水平,在我们追求共产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的时候,也可以把“蛋糕”做大,让大多数人得享利益的同时,提升其认同感和道德水准,向这目标不断前进迸发,这也不失为一个好途径。

OIP-C (1)